相信现在的钓友每人都会有多根鱼竿,3米8到7米2,软竿到硬竿,玻璃钢到碳纤维,手竿还要加几根海竿。很多钓友用的次数最多的其实也就那几根,其他的都是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之用。现在鱼竿的工艺已经不断优化,除了运气差买到有瑕疵的鱼竿,一般只要按照竿子的承受力...
相信现在的钓友每人都会有多根鱼竿,3米8到7米2,软竿到硬竿,玻璃钢到碳纤维,手竿还要加几根海竿。很多钓友用的次数最多的其实也就那几根,其他的都是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之用。现在鱼竿的工艺已经不断优化,除了运气差买到有瑕疵的鱼竿,一般只要按照竿子的承受力去钓鱼都不会出现断竿的情况。但是有些时候,一些钓鱼人的人为因素会造成鱼竿在日常中的暗伤,这就为中鱼后断杆买下了隐患。究竟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隐患?又该怎么避免呢?今天我们就说一说断竿那些事。
1.小马拉大车
因为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,每根鱼竿都有它的调性和承受极限,一般钓友买鱼竿的时候都会问一下这种鱼竿的最大可钓重量。一般情况下要根据自己所钓水域鱼的个体大小进行选择,千万不要勉强。虽然我也见过用4米2的鲫鱼竿钓过12斤鲤鱼的,但是这跟钓友的技术和运气都有关系,当时是勾着鱼鼻子上来的,鱼在那种状态下使不上力,不然切线断杆都是瞬间的事。
2.线组不合适
钓鱼都知道一般多大号的线配多大的鱼钩才能钓多大的鱼,同时鱼竿跟主线的搭配也要遵循这一原则。鱼线承受力最大使用直径不要超过鱼竿的承受力,否则就是线不可能断只会把鱼竿累断。还有就是一旦发现鱼线绕竿稍了及时绕回来,不然一圈鱼线勒着竿梢就像一把刀,稍一用力就容易把鱼竿梢切断。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长竿夜钓,因此钓友要格外注意。
3.持竿位置错误
一般钓友在买鱼竿的时候都会直接加一段防滑胶带,持竿的时候尽量在防滑胶带的范围内。否则持竿位置靠前容易受力不均,猛提竿的时候因为杠杆原理造成断竿。当然,很多钓友看到一些钓上大物的视频都是从中间抱着竿子,那是大物竿,为钓大物设计的,因此不在常规手竿的分析范围内。
最后就是需要钓友们养成一个好习惯,作钓完收竿时用毛巾把竿子擦干收纳,避免沙子泥土粘在竿子上收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磨损。还要定时检查竿子是否产生裂痕等损伤,及时进行更换。否则中了大鱼断了竿,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我是一钓倾心,专为钓友分享有干货的钓鱼经验,喜欢钓鱼就关注我吧。
全文详见:http://www.damowuzhe.com.cn/2025/05/25.html